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1篇
  免费   124篇
  国内免费   140篇
测绘学   111篇
大气科学   77篇
地球物理   170篇
地质学   162篇
海洋学   240篇
天文学   22篇
综合类   73篇
自然地理   15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探究湖泊生态系统稳态转换机制对科学管理湖泊环境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通过西氿沉积岩芯XJ2018中的生物指标(摇蚊亚化石)及地球化学指标(总氮和总磷),探讨了其环境演变历程以及生态系统的稳态转换摇蚊亚化石群落变化和系统突变指数(RSI)结果均表明,西氿生态系统在近40年内经历了明显的稳态转换1990s前,湖泊营养状态较低,水生植被覆盖度较高,摇蚊群落以附植型摇蚊(Cricotopus trifasciatus、Dicrotendipes spp)为主,广食性的长足类摇蚊丰度最低,此时西氿为草型-清水态湖泊;以1990年为节点一直到2000年前后,由于宜兴市围网养鱼以及农业发展迅速,湖泊营养状态在较短的时间内,发生了一次显著的转变,附植型类群逐步减少,广食型类群(Tanypus chinensis、Microchironomus tabarui)暴发且逐步占据统治地位,湖泊营养化程度逐渐加剧,由草型逐步向藻型过渡; 2000 2010年,湖泊生态系统进一步恶化,附植型类群几乎消失,广食型长足亚科(Tanypus chinensis、Procladius choreus)占绝对优势,2010年以后,附植型摇蚊类群的恢复和广食型摇蚊数量的下降,表明随着生态保护的重视和生态治理的实施,西氿环境略有改善,但藻型富营养湖泊的状态仍未改变.  相似文献   
992.
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和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水华现象频发;由此引发的微囊藻毒素对水生生物的生态毒性效应备受关注.本实验探究了4个温度(16、20、24和28℃)和3个微囊藻毒素MC-LR浓度(2.0、4.0和6.0μg/ml)对4个品系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形态特征的影响.通过2种DNA分类方法——自动条形码查询系统和Yule溯祖模型将萼花臂尾轮虫划分为3个进化种;4个品系轮虫的形态学参数总体随温度升高呈减小趋势.在16℃下,轮虫的形态特征在各品系间未见显著差异;20℃下的昆明品系KMC23形态参数最小,而西宁XN2品系最大;在24℃下,西宁XN2品系的形态参数显著增大;兰州LZB1和西宁XN2品系对温度变化的响应特征相似且在28℃下最小,这可能与两者属于同一进化种有关.4个品系轮虫的卵特征参数对温度变化的响应各有不同.可见,品系和隐种的不同是造成4个轮虫克隆形态学参数对温度差异响应的重要内源性因素.各品系轮虫中,兰州LZB1品系受温度、MC-LR及两者交互作用的影响最为显著,形态可塑性最强.在高温胁迫下,兰州LZB1品系的所有形态学参数均显著减小,但MC-LR浓度对该品系轮虫的形态学参数并未产生显著影响;经低温胁迫后,低浓度的MC-LR没有显著改变兰州LZB1品系轮虫的形态学参数,而高浓度的MC-LR显著降低了轮虫的大部分形态学参数.微囊藻毒素对轮虫形态可塑性的影响受到了内源性因素和外源性因素的综合制约.  相似文献   
993.
浅水湖泊中的初级生产者主要由分布在底栖生境中的底栖植物和生活在敞水生境中的浮游植物组成.底栖植物主要包括维管束沉水植物和底栖藻类等,浮游植物则主要为浮游藻类.贫营养浅水湖泊湖水营养盐浓度低,透明度高,底栖植物因能直接从沉积物中获取营养盐,往往是浅水湖泊的优势初级生产者.随着外源营养盐负荷的增加,湖水中的营养盐浓度不断升高,浮游植物受到的营养盐限制作用减小,加上其在光照方面的竞争优势,逐步发展成为湖泊的优势初级生产者,湖泊逐步从底栖植物为优势的清水态转变为浮游植物为主的浑水态,即稳态转换.在稳态转换过程中,浅水湖泊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本文综述了浅水湖泊沉积物性质和生物(浮游植物、底栖植物、底栖动物和鱼类等)群落结构的变化,分析了这些变化对底栖植物、浮游植物之间竞争优势和底栖敞水生境间磷交换的影响,探讨了富营养化驱动的底栖敞水生境耦合过程变化和稳态转换机理.了解浅水湖泊底栖敞水生境耦合过程与稳态转换机理对富营养化浅水湖泊修复有重要意义.富营养化浅水湖泊修复实际就是重建其清水态,在制定修复目标时应该关注评价清水态的指标,如透明度、浮游植物生物量、底栖植物的覆盖度或优势度等.在开展湖泊修复技术研发与工程应用时,应该重点关注对底栖敞水生境耦合有重要影响的关键技术,如沉积物磷释放和底栖生物食性鱼类控制以及底栖植物(尤其是沉水植物)恢复等有关技术.  相似文献   
994.
黄河入海流路自1976年5月改道至清水沟流路以来,其地貌形态一直处于剧烈的变化当中,以往的研究虽然关注了典型断面主槽的形态特征及过流能力的变化,但对于清水沟流路范围界限内河道断面整体形态及其沿程变化等地貌特征还缺乏系统研究.本文以2019年10月黄河口现行清水沟流路范围渔洼以下河段加测横断面为研究对象,辨识现状地貌分布特点和横断面沿程形态特征,并分析其成因.结果表明:黄河口地貌形成受自然演变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既具有主槽、滩地、堤防等河流地貌要素,又具有滩涂、潮沟、拦门沙等海洋地貌要素.在有堤防河段,主槽形态窄深,过流能力较强;在无堤防河段,主槽形态宽浅,过流能力较差;从滩槽高差、唇滩高差、滩地横比降三个指标来看,无堤防河段的"自然悬河"程度大于有堤防河段的"二级悬河"程度.黄河口悬河程度小于黄河下游大部分河段,但黄河口尾闾河道的滩地横比降依然远大于河道纵比降,若发生漫滩洪水将极易引起顺堤行洪,会对黄河口堤防安全造成极大威胁.  相似文献   
995.
一阶Buterworth递归式带通滤波器技术改进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寅生  欧阳玫君 《气象》1997,23(5):8-12
把一阶Butterworth递归式(FBR)带通滤波器应用于滑动样本,输出序列出现了振幅和位相的相对误差。为了克服这种现象给制作中长期预报带来的困难,作者通过数值试验,分析了该滤波器的误差传递特性,并设计了“拟定初值的三步滤波方案”。大量试验表明,该方案可较为有效地抑制输出序列的误差和位相飘移  相似文献   
996.
贾磊  蔡鹏捷  万荣胜 《江苏地质》2020,44(3):302-306
福建浅海海砂资源丰富,沿海岸线分布广且资源量大,主要以潮流沙脊为主。对潮流沙脊的形态和分布特征进行研究,有利于海砂资源的勘查开发以及对资源量进行合理评价。基于福建海域多波束全覆盖资料,利用ArcGIS的ArcMap对多波束资料进行配准和数据化,对区内潮流沙脊的形态特征进行初步分析。结果显示,福建浅海潮流沙脊形态上长宽分别在2.8~31.3、1.9~12.3 km之间,面积在3.7~200.9 km2之间;分布上由北往南、自西向东,走向由东西向变为北东—南西向,沙脊发育规模逐渐增大且沙质变好,近岸以粉沙为主,远岸以沙为主。对比沙脊主体长与宽,将福建浅海潮流沙脊划分为A型(长度>10 km,宽度>5 km)、B型(长度>10 km,宽度<5 km)和C型(长度<5 km,宽度<5 km)3种类型。综合福建浅海潮流沙脊分布及形态特征,海砂资源勘查时可优选南部远岸区域。  相似文献   
997.
中国5 个海区不同群体毛蚶形态差异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多变量形态度量学分析方法,采用10个形态性状,对中国5个海区5个野生毛蚶群体间的形态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天津塘沽群体和山东青岛群体形态最为接近,广西北海群体的趋异程度最大.主成分分析建立了3个主成分--主成分1、主成分2和主成分3,其贡献率分别为:34.70%、19.80%、15.00%,积累贡献率为69.50%. 判别分析结果显示,5个群体间的形态差异显著(P<0.01).建立了5个群体毛蚶的判别函数,其判别准确率P1为45.45%~95.45%、P2为36.36%~95.45%,综合判别率为74.50%.  相似文献   
998.
对条斑星鲽(Verasper moseri)仔、稚鱼发育过程中正常和畸形个体的形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条斑星鲽仔稚鱼形态异常出现于孵化后第5天,第7天和第8天表现最为明显.仔、稚鱼可分为3种类型:异常类型A:鳃盖和下颌骨发育不良,口膜不通、口不能自由闭合,腹部膨大,胸鳍没有发育,漂浮于水面;异常类型B:鳃盖、下颌骨发育不全,口闭合不全.胸鳍发育不良,漂浮于水面,偶尔水平运动;正常类型C:鳃盖、下颌骨发育正常,口能自由闭合,胸鳍明显变大,靠尾的摆动和胸鳍的快速划动在水中水平游动.A、B类型在孵化后第15~20天大量死亡,B类型少部分个体可以少量摄食并继续发育,但是生长速度缓慢,不能完成变态,发育到第30~50d天时死亡.正常发育个体孵化后第30天d左眼开始上移,第50天大部分左眼完全移至右侧,褪色、着底.色素异常观察发现,褪色着底时,近10%个体出现白化现象,几乎没有形成成体色素.  相似文献   
999.
星斑川鲽仔、稚、幼鱼的形态发育与生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摸清星斑川鲽仔、稚、幼鱼各期形态发育特征,2006年4-7月在实验室利用显微数码摄像系统,通过电脑显示屏观察、测量、拍摄记录星斑川鲽胚后发育形态变化.培育水温14.0~19.5 ℃,S 27~31,光照度500 lx左右,饵料依次为经过强化的轮虫、卤虫无节幼体和配合饲料.星斑川鲽初孵仔鱼全长1.80~2.08 mm, 1日龄仔鱼平均全长2.89 mm;3日龄开始摄食;5日龄卵黄囊吸收完毕进入后仔鱼期;15~16日龄全长8.84 mm,开始伏底变态进入稚鱼期;20日龄全长10.12 mm,稚鱼右眼完全迁移至左侧,变态完成营底栖生活进入幼鱼期.星斑川鲽仔鱼变态发生日龄与培育水温有关,在12~15 ℃需24~27 d;15~16 ℃需18~20 d;17~19 ℃需15 d.开始变态仔鱼全长9 mm,变态完成时全长11 mm.幼鱼期鳞被形成,基本具有成鱼的外部形态和习性.  相似文献   
1000.
Chen Y.  Yu P.  Wang L.  Chen Y. 《地理科学进展》2023,(11):2084-2098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adjustment as an institutional support for spatial governance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optimize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it has profound effects on promoting balanced regional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panel data of 272 cities in China from 2013 to 2021, this study used the spatial difference-in-differences method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district-level administrative restructuring, a special type of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adjustment, on balanced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further analyzed the mediation mechanism of urban morphological polycentricity. The results show that district-level administrative restructuring is not only beneficial to promoting balanced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local regions, but also has positive spatial spillover effects on neighboring regions. Mechanism analysis show tha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adjustment, urban form is an important driving factor for balanced regional development. Specifically, district-level administrative restructuring can reduce regional development inequality by improving the level of urban morphological polycentricity. Heterogeneity analysis show that the impact of district-level administrative restructuring on balanced regional development varies across regions. Compared to the western region,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such restructuring on balanced regional development are more significant in the eastern and central regions. The restructuring has significant promotional effects in large cities and medium-sized cities, while the effects in mega-cities, super-large cities, and small cities are not significant. In the future, we should prudently carry out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adjustment and urban spatial transformation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conditions of different cities, an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polycentricity by district-level administrative restructuring according to local conditions, in order to promote balanced regional development. © 2023, Editorial office of PROGRESS IN GEOGRAPHY.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